
他,楊仁成,大家都稱其為老楊。
這天早上,天下着雨,路上濕漉漉的,老楊不能如同往日一樣到合作社務工。於是,吃完早飯後,就去水坪鎮農商銀行取錢,給老二準備生活費,順道送個禮。
老楊家住黃沙河村,此地未開通公交車,到水坪鎮辦事需要走7公里的鄉村路到小田壩,才能乘上新洲到城關的19路公交車。儘管步行路程較遠,他依然來到了水坪鎮農商銀行,此時前來銀行辦理業務的人員較多,每位客户都需要排隊、測量體温後才能進廳辦理業務。
終於,輪到老楊辦理業務啦!取到錢以後,老楊一如往常在水坪街上添置了一些家裏日用品後,按照原路線乘坐公交車返回家中。
老楊的手機“叮鈴鈴......”的響起來,乍一看,是村書記的電話,便很快接通了電話,只聽到村書記那頭説着:“你今天是不是去水坪農商行取錢了?”“是的呀,怎麼啦?”老楊一臉的茫然答道。“你趕快查查錢數,是不是多了1300元?工作人員打電話過來説,由於今日業務過於繁忙,以致於錢數點錯了。”還未等村書記説完話,老楊立刻查數,果真多了1300元。一副着急的模樣,連聲問道“我該怎麼把錢還回去呢?我雖然是一個貧困户,家裏條件差,但是人窮不能志短,不是我的錢我一分都不會要的。”村書記聽到電話裏頭急促的話語,安慰道:“彆着急,下午工作人員會到你家裏來核實情況的。”“好的。”老楊如釋重負般鬆了一口氣。
掛掉電話後,村書記感嘆着:“嘿嘿!......真是一位好同志,思想覺悟很高,做法很對,是我們村的榜樣......”
此文中老楊的故事,也正是生活中平凡的小故事,雖然簡短,但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人窮志不窮!
45年的傳承發展,串起了竹溪婦幼人的點點滴滴,那數不清的愛心滿滿的感人故事在竹溪婦幼的各個科室各個病房靜靜上演又悄悄落幕,只有那一面面錦旗和一封封感謝信,在默默記錄着那些温馨。
兄弟姐妹放心不下他,平時把糧油米麪送到家中,還為他添置了電磁爐、微波爐、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現代化電器。空閒時間,利用自己的蔑匠技術,幫左鄰右舍編織竹藍、挎籮、蔑筐等器具,即使他堅持不收錢,大家還是會主動付錢,一年下來,收入不少於五六千...
終於,輪到老楊辦理業務啦!取到錢以後,老楊一如往常在水坪街上添置了一些家裏日用品後,按照原路線乘坐公交車返回家中。的響起來,乍一看,是村書記的電話,便很快接通了電話,只聽到村書記那頭説着:“你今天是不是去水坪農商行取錢了?”
1、凡本網註明"來源:竹溪新聞網"、"來源:竹溪論壇"或"來源:今日竹溪"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竹溪縣融媒體中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竹溪縣委機關雜誌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竹溪新聞網註明"來源:XXX(非竹溪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719-2729868 0719-2722699